海上老司机!中国“海上飞虎队”C位出道!

民间有一句话,叫“宁上山,莫下海”,说的是下海捕鱼比上山打猎更危险。

无尽的海面上,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波涛之上危机四伏,捉摸不透的狂风巨浪,暗藏海底的嶙峋礁石,突如其来的漩涡暗流,每一样都不可小觑。

航行在海上的船只,在茫茫水面上无所依靠,一旦失事,生还机会渺茫。

所以,海上救援就变得非常重要,救援队员们时刻待命,一旦遇到求救,就会迅猛出动。

乌鸦上周受邀观看了林超贤导演的电影《紧急救援》超前观影场,被里面万分惊险的情节所震撼,不禁就想到了前几年发生在我国的几次海上救援行动。

2018年1月6日晚,在中国上海东面的海域上,巴拿马籍运油船“桑吉”号因为撞击而起火,中国海事执法船以及专业救助船很快抵达现场。

但发生事故的海面上,突然吹起了7级大风,狂风骤雨席卷而来,而桑吉号也不断爆燃,救援船无法靠近,只能被迫后撤。

到1月13日,“桑吉”轮撞击起火第7天,船上依旧有29名船员下落不明。

危急时刻,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的四名救援人员,徐军林、徐震涛、卢平、冯亚军接到命令,登上“桑吉”轮。

这艘船已经燃烧了一个星期,熊熊的烈火、飘散的毒烟,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都意味着这是一次非常危险的救援。

这个事件非常像《紧急救援》里的最后一场戏,彭于晏饰演的特勤队长带领队员登上已经失火载有天然气的轮船,故事原型应该就是“桑吉”号救援行动。

1月13日上午8时35分,四名船员接到指挥部指令,随即登上吊笼,“桑吉”轮救援行动开始。

8时37分,上海打捞局专业救助打捞船“深潜号”通过吊臂将4名救助人员吊送至“桑吉”轮船艉甲板,随即展开搜寻。

徐军林回忆:“上船第一感觉的话,就是一片惨烈的一个景象,整个船全部烧得不像样了。登船第一判断首先我自己找登船的点是相对安全的,当时测下登船的温度大概在三十度左右,应该问题不大,那么就下去。下去了以后就开始搜索。”

实际上,甲板非常灼热,周身被滚滚浓烟包围,船头不时发生燃爆,虽然刚上船,但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救助队员分为两组行动,徐军林和徐震涛一组,卢平和冯亚军一组,一组进入生活舱搜寻人员,一组进入驾驶室寻找黑匣子。

根据之前的情报,桑吉轮船尾的安全舱里可能有人,搜救小队于是直扑船尾。

不过,他们发现,在船的右弦,浓烟从门缝处夺门而出,右侧甲板火势凶猛,根本无法进入。

按照预设方案,从四人登船点到船尾,除了这个通道外,还有另一个通道可以过去。

通道是一个舱盖,救援队很快找到了这个舱盖并把它打开,但里面也有浓烟冒出,根据经验判断,里面已经不可能再有生还者。

徐军林用手势告诉大家,不能耽搁时间,从左舷侧生活楼的舷梯继续搜索。

当他们踏上第一台阶的时候,就发现了两具遇难者的遗体。

救援队继续向前搜寻,徐军林和徐震涛登上驾驶台,发现驾驶台内部已经全部烧毁并部分坍塌,不过,并没有发现遇难人员。

这时候,距离预先设定半小时的救援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

于是,他们赶紧掉头去执行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找到黑匣子,因为黑匣子记录着航行资料,带回后可以查询出失事原因。

他们掐着表,抓紧一秒是一秒,就在到达驾驶舱,准备获取黑匣子时,意外发生了。

现场风向突变,“桑吉”轮燃烧产生的有毒浓烟从尾部过来,而在前面又不断有爆炸发生。

说时迟那时快,卢平和冯亚军两人直奔驾驶台顶部,冲进浓浓烟雾,迅速拉开保险,合力把船的黑匣子直接拽了下来。

取到黑匣子后,他们按原路返回。距离撤退时间所剩无几了,但他们仍不肯放弃,执着进行救援。

四人赶到了船员的居住舱,但整个舱室已经烧毁,两旁的铁板全部都倒下来。他们测量温度,竟然高达89度。这意味着里面也不可能有生还者了。

这时候,他们身上的呼吸器开始报警了,不能再停留了!

他们赶紧到船尾拿裹尸袋等物品,徐军林、卢平两人轻轻地分别将两具遇难者遗体放入裹尸袋内。

搜救队小心翼翼地将两具遇难者遗体移至船尾,并抬进吊笼,9点01分,救援队弃船,护送两具遇难者遗体返回“深潜号”。

就在此时,呼吸器里的氧气已经消失殆尽。而船在不久后也沉入了海底。

此前,他们上船时,还进行了合影,四人笑说,这次要回不来,就成遗照了。

而四名搜救队员,有三名已经过了五十。

在未登上船时,他们明知脚下就是一枚13.6万吨的巨型炸弹,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不禁令人动容。

其实,用文字很难去形容这样的场面。

在电影里,这种危机情形被导演用视觉艺术的方式推到了极致,冲进轮船里面的队员们,在爆炸和毒烟中突围并逃出现场,分秒必争,节奏极快,令人肾上腺素飙升。

而且,电影的取材都来自真实事件,分别对应4次救援行动,这里就不剧透了,细心的朋友到时候可以自行对号入座。

在海上救援,更多时候还要靠空地配合,这时候真正的王牌出现了,那就是救助飞行队。

每逢强台风来临,渔船纷纷回岸驻泊,搜救飞行队则要向风暴中心挺进,继续与台风进行猫鼠游戏。

2011年,“纳沙”台风在珠海附近登陆,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顶着9级台风前往一艘货轮救援12名船员。

直升机机载绞车承力只有270公斤,常规情况下,救生员每次只能拖带一个人,也就是说,救生员必须要和被救船员一起上飞机,这样,救助12个人就要12次。

但面对台风,时间非常紧迫,12次,实在太慢了。

大风卷起的巨浪有两层楼高,船正在加速下沉。为了节约时间,机组决定让救生员王伟正脱钩留在船上,让船员分成6组,每组拖带两个人。

救助飞行队演习

在轮到最后一组准备登机船员的时候,王伟正预感不对,就跟着一起上来。果不其然,一分钟时间不到,还没等他们被拉入机舱,货轮就沉入海底。

飞行队队员时刻面临着危险,除了敏锐的直觉外,有时还必须艺高人胆大。

《紧急救援》也是围绕着搜救飞行队展开的,纵横海面和河流,全凭机长老司机一流的操控手法。

电影虽然是虚构的,但在真实事件里,我们也完全可以看到飞行队过硬的技术。

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滚滚而来,广东沿海风大浪急。

福建厦门的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接到求助信息,在汕头海门湾附近,一搜塞拉利昂货船发动机失去动力,随后又遭到狂风巨浪袭击,船只被推到近岸水域搁浅,船上9名船员被困超24小时,亟需救援。

气象云图显示,事发海域瞬时最高风力已经达到12级,别说是轮船了,就连航母也扛不住。

飞行队搜救机长黄智斌十分清楚,这种恶劣天气下救援,无疑是一项极限考验。

距离救援地点140海里,下雨,大风,能见低度低,直升机飞过去还得再飞回来。

上午10点18分,黄智斌带领其他四名机组人员,驾驶直升机从厦门高崎机场起飞,前往汕头海域货船出事地点实施救援。

正常情况下,这架直升机装满油可以飞行4小时,但在这次恶劣的飞行条件下,飞行耗油量比平时要大,只能飞行3个多小时。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飞行,直升机到达了救援现场。

很快,他们就面临着“炼狱”级的考验,除了大风大浪外,岸边竖着联排的高压线,让直升机根本无法接近出事货船。

关键时刻,黄智斌开始了一场个人秀。

他决定将直升机倒飞,从而慢慢靠近出事货船。

虽然是一瞬间的决定,但黄智斌已经计算到了一切,因为船是搁浅的,角度稍微有点斜,而货船经过海浪冲击后甲板是潮湿的,以及我落在甲板上面的舱盖的强度是否足够支撑直升机。

凭经验,应该是可行的。

救援迅速开展,直升机成功降落到了货船甲板上。在两名救生员的引导下,被困的9名船员登上直升机,大风中直升机升空,开始返航。

12时33分,机组安全降落高崎机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救援圆满结束。

救助飞行队号称海上“飞虎队”,他们日夜守护,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搏击。

很早以前,我国的海岸线上,从未有过直升机进行搜救,一直都是依靠船舶救助。

但是海上的气候与风浪比陆地复杂得多,随处可见的风浪不仅给救助增添了难度,而且也让救助队员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1999年,渤海湾发生事故,“大舜”号滚装船起火,随后漂流而沉没。船上304人,282人死亡,只有22人生还。

当时,救捞局下定决心要建立一支海上飞行搜救队伍。

2001年,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支专业海上搜救的空中救助队伍。

不过,中国内地海上飞行救助仍是一片空白。

为了能够顺利组建飞行队,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借鉴了香港飞行服务队的经验。香港飞行队先后派出多人在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交流工作4年多,与内地飞行队人员同吃同住同工作,手把手地、无私地教授海上飞行救助技术。

从零基础开始,到现在不仅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绞车手教员及多名救生员,还建立起了一整套自主化的飞行班组培养体系。

尤其是在2007年,海上飞行队还作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决策,那就是招聘女救助飞行员。

女飞行员当然不罕见,但女救助飞行员却凤毛麟角。

救助飞行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要在恶劣天气里平稳驾驶救助直升机执行悬停救援任务,除了驾驶技术过硬外,还需要果敢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因为这既关乎着被救援人的生命,也关乎着队友的安全。

2007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的宋寅经过层层选拔,被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录取。后来,因参与录制央视《状元360》节目而爆红网络,被网友称为“最帅气女飞行员”。

在《救援行动》里,辛芷蕾扮演的机长,人物原型就是宋寅。

因为表现出色,宋寅还被派到具有世界飞行员最高培训机构之称的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飞行学院进行培训。这是每个飞行员梦寐以求的事情。

仅15个月,宋寅就一举拿下了香港民航局和澳大利亚民航局颁发的两本直升机商业驾照。

2012年12月30日,作为飞行员,宋寅首次参与救援。

东海海域的正东方向有一艘渔船失去动力,19名船员被困11个小时。

当时风大浪急,远远望去,渔船像一片叶子,在风浪里颠簸浮沉。吊运刚开始没多久,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

雨水遇上低温,发动机进气口非常容易结冰。如果持续下去,飞机必须立即返航,被迫放弃救助。

东海海域内,宋寅驾驶救助直升机营救失火渔船上的船员

宋寅时刻留意着仪表盘上的变化,与时间拉锯。

这时,吊运的绞车也突然出现了卡阻。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宋寅大吃一惊:绞车无法控制挂钩的高度,就意味着挂钩很可能会缠到船上的某个障碍物,将整个飞机置于危险的境地。

机长果断决定:立即撤出,重设绞车电源。很快,绞车恢复运作,并收到“伤员已进舱”的消息。

在经过5年时间、1200小时的飞行积累以及经历大大小小的救助任务后,宋寅和另一名女飞行员万秋雯被正式聘任为搜救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代女搜救直升机机长。

交通运输部对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提出的要求是:35分钟内飞机必须起飞。如今,已被他们压缩到20分钟。

“东海神鹰”羽翼渐丰,他们守护着北起连云港、南到温州,绵延7202公里的东部海区海岸线。

而在更漫长的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共有上海、大连、湛江、厦门四个海上救助飞行队,鹰击长空,与风浪搏斗,抢救生命。

在电影开头,救助飞行队的墙上写着一句话: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现实中,这也正是所有救助队的口号。

笑谈生死,当催人奋进,而万里波涛之上,俱是英雄。

乌鸦校尉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上观:揭秘|我国第一支专业海上搜救飞行队,用“生死时速”筑起一道“海上生命线”观察者网:国家海上救援队的故事,规矩是政委第一个上搜狐网:与时间赛跑 “桑吉轮”四勇士冒死登船“抢”回黑匣子

电影资讯 紧急救援

有用 (8)

评论加载中...